政策原文: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新动能引育的主力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天津滨海高新区始终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指标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评价中始终保持前列,拥有有效专利32105件、中国驰名商标12件,省部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进步奖数量等创新指标位居本市各区首位,以知识产权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为强化顶层设计,抓好政策引领,滨海高新区于2022年4月26日印发了《关于促进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以下简称《支持办法》)及实施细则,按照“加快创造、促进运用、加强保护、激活金融价值、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国际影响”等六个方面形成政策框架,共计22条政策扶植举措,这是滨海高新区截至目前知识产权政策内容最全、覆盖面最广、力度最大的政策文件,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引导企业注重提升知识产权质量,鼓励企业申报各类知识产权奖项,对获奖单位最高支持100万元;支持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根据实际运营效果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鼓励知识产权公开交易,刺激高校科研院所唤醒“沉睡专利”,与多元资本形成联动,协同天津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联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二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强化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供给,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携带成果创业,对其携带专利的评估费给予最高15万元补贴;扶优扶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按照为企业新增专利量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有效引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迸发涌流。
三是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发挥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知识产权富集优势,鼓励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证券化等方法,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融资方式,助推研发金融新产品,对牵头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并成功发行的服务机构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转化为发展动力,对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强健经济肌体,畅通金融血脉。
四是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本次政策设立了高新区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维权援助专项资金(池)1000万元,支持权利人积极依法维权,对胜诉案件最高支持50万元;鼓励企业积极投保知识产权保险,给予投保费用50%支持,多形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是政策体系多维链条完整。本次出台的政策体系,支持维度覆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金融、服务、人才、国际化、标准化等全链条,全力助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影响力,给予企业最高60万元支持用于参加国际展示、国际研发合作及技术转移,对主导高质量标准制定的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秉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下一步,滨海高新区将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及《“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认真抓好《支持办法》贯彻实施,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培训,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每年投入不少于4000万元政策支持资金,统筹推进滨海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双中心”作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联动发展格局,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为形成知识产权大协同、大保护、大服务、大发展的创新格局、支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