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今天是:
繁体   |   用户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   信访举报
刘昌孝——开国家药代动力学先河 筑中药标准化建设根基
发布日期: 2023-10-09 16:31      来源: 天津高新区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980年出版的《药代动力学》,作为国内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谁也不会想到,竟出自一位年仅38岁的医学工作者,他在国内首先引入完整的药代动力学概念,并成功应用于创新药物和复杂中药研究,带领团队开展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中药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史上创下了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与医药创新评价领域的五个第一。在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的50余个春秋中,他承担了国家50余项重大专项课题,完成近150个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获数十项国内外大奖,为我国药动学、药物评价学、中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

    近年来,针对中药质量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刘昌孝基于中药质量属性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新理论,既强调中医药原创理论,又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其研究成果基于“物质-药代-功效”的中药创新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药质量标志物创新理论及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应用”获202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以刘昌孝为技术和精神引领的科研团队积极参与传统药物研究成果的国际推广与专项建设工作,2022年9月,“中-德中药与植物药创新研发国际合作基地”在德国正式揭牌,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药精神,刘昌孝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三年来团队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注册商标5项。

    刘昌孝曾说:“中国人要把药瓶子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药。”相信在推动国药发展的路上,必将永远留下刘昌孝和他的团队的光与热。